坚守保民生、携手共战疫——辽宁省环保集团多措并举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面对当前全国多地突发疫情,省内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辽宁省环保集团党委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充分发挥集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作用,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指示精神。集团上下积极践行省属国企社会责任,强化与属地政府之间的联防联控,调集精兵强将和优势资源,保民生、保生产,全力支持地方疫情防控。 除了加强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消毒外,集团第一时间印发《火狐电竞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集团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严格要求所属各企业切实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方面工作。通过视频、电话连线等方式,多次召开集团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议。另外,集团立即成立集团疫情防控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与所属企业分别制定《疫情防控应急保障预案》,明确流程、责任到人,切实为突发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在接到上级党组织的动员令后,集团立即印发《火狐电竞动员集团广大党员到社区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号召广大党员下沉社区,到疫情防控最需要的群众服务工作中去。截至3月28日,集团各级党组织共有213名党员主动请缨,奔赴50余个社区报名志愿服务,已经有46名党员奋战在抗疫前线。 在环保集团,他们是环评工程师、检测分析师、环保工程师、危废处置者……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化身;在社区服务点位,穿上防护服和志愿者外套,他们是负责信息采集、人员登记、政策宣传、递运物资、维持秩序、出入排查、扫码测温、卡点值守的“大白”和“红马甲”。在集团党委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环保力量,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污水处理厂运营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自疫情伊始,“粪口传播”便是重要的防控环节,这也俨然把污水处理厂推向防疫的一线。 自本轮疫情爆发,集团所属辽宁省环保集团清源水务有限公司严格按照集团和各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坚持一手“抓运营保达标”,一手“抓防疫保安全”,各污水处理厂约200名一线员工坚守一线,24小时驻厂封闭,确保省内所属10余座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达标运行。另外,水务公司由党员、团员、青年组成“党团防疫突击队”,针对“污水中可能存在传染源”制定疫情应急预案,在运营人员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消毒工作;水务公司下属药剂生产企业早行动、早谋划,通过“一厂一策”研究药剂运输路线,协调各级政府,打通“堵点”,保证药剂供应,确保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 集团所属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辽东湾第二污水处理厂地处盘锦市辽东湾新区,疫情发生后,为持续向工业园区生产提供保障,辽东湾项目克服园区封闭、现场施工人员返岗难等问题,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保生产,公司及外委单位共计45人全员在岗奋战,运行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实时监测各企业来水动态,确保出水稳定达标,全力为宝来巴赛尔、北燃等园区企业提供配套保障,疫情期间日处理污水量达1.5万吨,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国有企业抗击疫情的责任与担当,坚持为盘锦市的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集团所属辽宁北方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担负着全省各地1000余套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的运营维护责任,疫情防控期间,由党员带头“吃住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共114名干部职工坚持在一线保持运维工作的运转,做好污染监测的“守门员”。 根据《阜新市新冠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方案》要求,3月15日,集团所属阜新环发废弃物有限公司全面开启应急处置“战斗”模式,全力为阜新地区开展涉疫医疗废物环境风险防范及处置工作保驾护航。在医疗危废处置现场,工作人员“全副武装”,从人员防护、专线运输到入厂接收、台账登记、定点装卸、技术处置、消毒消杀等,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安全规范、闭环管理,切实做到了“专线、专道、专区、专人、专班”。在处置过程中,“即到即焚烧,医废不过夜”更是为医疗废物处置筑牢了安全防线。截至3月28日零时,环发公司累计接收物资33批,为阜新地区处置涉疫医疗危险废物26.36吨。 集团所属辽宁省环保集团铁岭海环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铁岭县的危废处置企业。为了保障危险废物得到及时处置,贯彻落实集团及属地化防疫管控要求,从3月15日开始,公司领导靠前指挥,24小时带班值守,30余名一线干部职工全部封闭留守在厂区,保证生产运行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齐头并进,确保公司生产工作安全稳定开展。 |